“新医科”背景下基于叙事医学的反思性写作实践研究
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
刊名 医学研究
作者 李平甘 侯乐乐 李宇 梁立阳 周小琳(通讯作者) (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东广州 510260) 英文名 年,卷(期) 2025年,第4期
主办单位 环宇科学出版社 刊号 2661-359X DOI 10.12421/yxyj2661-3603-2025-7-228

“新医科”背景下基于叙事医学的反思性写作实践研究

本研究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《叙事医学》专选课为依托,探讨“新医科”背景下反思性写作对临床医学系学生共情能力与人 文素养的提升作用。课程采用“理论讲授-案例细读-情境体验-实践写作”四步教学模式,通过试盲活动、角色扮演及反思性写作等环节, 结合质性分析方法,评估 30 名学生的课程总结文本。研究发现,结构化叙事训练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共情表达、反思深度与伦理意识:87% 的文本包含患者情绪细节描述,63%涉及自我批判性反思(如对技术权威的质疑),72%主动探讨隐私保护与资源公平等伦理议题。课程末 学生写作从“碎片化观察”转向“系统性反思”。如毕加索画作解读中,学生将抽象画面与医学人文困境(技术异化、人文缺失)深度关联, 并提出“重建叙事联结”的解决方案。试盲活动与角色扮演有效触发学生对患者无助感的具身体验,推动其从“技术本位”向“患者本位” 转变。研究亦发现局限性,如样本规模较小、长期效果需追踪评估以及活动设计需进一步结合本土文化语境。研究证明,反思性写作通过 “体验-写作-反思”闭环,将抽象共情转化为可操作的叙事技能,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。建议将反思性写作纳入临床 考核体系,并探索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,以应对“新医科”时代的技术伦理挑战。

010-80818140

营业时间:9;00-11:30 13:30-17:00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国贸SOHO 2506

邮箱:gjkzxtg@126.com

客服QQ:1345806669

Copyright 2015-2035 中国期刊数据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京ICP备202300901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