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刊名 | 医学研究 | ||||
| 作者 | 范明一 李永宇通讯作者 (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 133000) | 英文名 | 年,卷(期) | 2025年,第16期 | |
| 主办单位 | 环宇科学出版社 | 刊号 | 2661-359X | DOI | |
炎症性肠病(IBD)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,主要包括克罗恩病(CD)和溃疡性结肠炎(UC)。近年来,随着治疗理念的 更新和新型药物的研发,IBD 的治疗目标已经从传统的临床缓解转变为内镜缓解乃至组织学缓解。这一转变基于大量证据表明,内镜缓解 与 IBD 患者长期临床结局的改善密切相关。与此同时,无创生物标志物在疾病活动度评估、治疗目标达成监测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日益 凸显。本文综述了 IBD 治疗目标的演变历程,重点分析了无创生物标志物在验证和治疗目标达成中的应用价值,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。
营业时间:9;00-11:30 13:30-17:00
地址:总部:香港湾仔骆克道315-321号幸运广场23楼C室;分部:香港九龍新蒲崗太子道東704號新時代工貿商業中心31樓5-11室A03單位
邮箱:gjkzxtg@126.com
客服QQ:3577400288